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图片新闻
【弘扬蒙古马精神 乌兰察布法院在行动】心平如水 法自公正——丰镇市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负责人李晓玲
作者:李晓玲、贾芸荣  发布时间:2022-08-25 15:41:14 打印 字号: | |

李晓玲,2007年10月考入丰镇市人民法院,现任民事审判庭负责人。长期以来,她扎根审判一线,忠诚履职尽责,接待当事人及来访群众数千人,十年来审结的各类民事案件,无一件超审限无一件违纪违法2015年、2017年、2018年先后被评为院内先进个人,2021年荣立个人三等功。2015年李晓玲撰写的婚姻家庭类案例分析被中央电视台法律大讲堂选播,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,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。

秉公办案 司法为民

李晓玲充分发挥女性独有的耐心和细心,努力让每一位当事人在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,司法为民、公正司法。记得有一年她受理了一位八十多岁老的赡养纠纷案件,考虑老人家年纪大行动不便,不管是送达,还是调解,都带着书记员亲自前往老家中办理,她常说:老人辛苦养育四个儿子,可是没有一个愿意赡养老人,老人心里苦,咱们做法官的可一定要体谅她。”为此,她多次与老人的儿子们沟通,动之以情晓之以理,最终促使母子确定了赡养方案,和好如初,老人撤诉那一刻她笑得特别灿烂。面对繁杂的民事案件,调解是一种重要的手段,也是法官必不可少的能力。2011年成为审判员之后,她共受理各类案件千余件,调解率达75%以上。在这些琐碎的案件办理过程中,她总结出一个经验,你对当事人有多热情,当事人就会对你有多信任。

加强学习 丰富阅历

李晓玲不断加强自身理论学习,提高自身业务水平,在日常案件审理中,加强类案检索的学习和应用,确保裁判尺度的统一,不断总结审判经验。从事民事审判的工作压力逐渐锻炼了我的心态和能力,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后来的处事不惊,再到现在可以独当一面,这个过程使我得到了很大的成长,她坦言。为了缩短办案周期,提高办案质效,她提前阅卷了解案情,在庭前做足功课,将不同的案件进行分类,可以调解的尽量庭前调解,无法调解的开庭后便快速作出裁判。她从来都不是单纯地就案办案,案件之外,她总是再多做一些努力开庭结束后,能看到她在当事人身边安抚情绪解答问题的身影;在给当事人和旁听的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和具体案例,引导他们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身影;在办公桌前将每个案件办理的精髓记录下来的忙碌身影。

吃苦耐劳 廉洁修身 

李晓玲深知,自己手中的审判权力是人民赋予的,只能用来服务于人民。承办过很多案情复杂、审理难度较大的案件,开庭审理到中午、晚上也已是家常便饭她从来没有过抱怨,反而主动挑起民事审判重担。庭审过程不仅需要脑力,还需要足够的体力,面对话语间充满浓烈火药味的双方当事人,她俨然有序的主持着庭审,耐心地倾听各方的意见,在总结案件争议焦点时,当事人杂乱无章的讲述,被她整理得条理清晰,理出了事情的经过和双方分歧所在。在细致的沟通下,当事人的情绪从剑拔弩张到渐渐平复,眼神中流露出对法官的信任,渐渐案件变得清晰明了,庭审得以顺利推进。此外,工作中她始终坚持原则,廉洁自律,严格贯彻履行好各项廉政规定,面对人情压力金钱诱惑,始终坚持一尘不染,坚持不办“人情案、金钱案、关系案”,清清白白做人,公公正正办案实际行动树立了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。

笃行致知,明德崇法;初心如磐,笃廉致远。李晓玲立足本职,以法理情,以实际行动化解民事纠纷,用真诚和耐心践行“人民法官为人民”的使命。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,坚定信念勇担重任,谱写着新时代女法官“巾帼不让须眉”的新篇章。


 
来源:丰镇市人民法院
责任编辑:彭子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