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,民族的希望,依法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,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,是人民法院的重要职责。当加强新时代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号角吹响,丰镇市人民法院主动担当作为,发挥审判职能,用心打造集犯罪预防、法律保护、判后帮教、普法宣传于一体的“法护春蕾”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品牌,以特色品牌打造推动少年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,守护未成年“春之花蕾”在“法治蓝天”下茁壮成长、绚丽绽放。
品牌内涵:
“春蕾”是春天含苞待放的花蕾,象征着纯洁和希望,寓意未成年人。“法护春蕾”蕴含着丰镇市法院用温情与正义撑起护佑未成年人的“法治蓝天”,倾心守护未成年人茁壮成长的责任与担当。
春风化雨露初芒
打造法治宣教立体矩阵
“同学们,欢迎来到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,这里设有一个主题展厅和九个特色展区,涵盖丰富的法律知识和图文展板,让我们一同开启这场探寻法治魅力的奇妙旅程吧!”在法院工作人员的讲解引领下,师生们有序参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。
法治的阳光下,每一颗幼苗都应该被细心呵护、培育。丰镇市法院聚力打造“基地+法庭+工作室”的全方位、立体式法治宣教矩阵,推动法治教育与法治实践有机融合。与丰镇市第一中学联合推出“院校共创”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,打造特色模拟法庭、法治教育长廊等,选派7名法治教育副校长,着力将基地建设成为未成年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“打卡地”和“加油站”,共有1万余名师生走进基地接受法治教育。建立少年法庭,通过圆桌审判模式,释法明理,因人施教,扩大法庭教育效果。成立未成年人教育工作室,张贴未成年人教育宣传标语5条,购置心理辅导和心理励志书籍50册,给未成年人营造温馨舒适的帮教氛围。
百花齐放春满园
汇聚内外合力倾心守护
在审理刘某某故意伤害罪一案中,刘某某(男,16岁)因与同学发生矛盾,而临时起意对该名同学进行殴打,致同学身体各部位不同程度受伤,承办法官在掌握犯罪行为的同时,多次走访询问刘某某家庭情况、成长经历、学习情况等,了解到刘某某从小上寄宿制学校,平日和父母沟通交流较少,在校期间成绩中等,能积极参加学校活动,无不良嗜好。鉴于此,承办法官及时对刘某某进行了法治教育,对其依法作出判决。判决后,承办法官对刘某某进行了回访,了解其今后的打算,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帮教,引导其尽快回归正常校园生活。
以法之名,守护未成年人“向阳花开”。丰镇市法院选任2名责任心强、富有创新意识、热爱少年审判的法官充实少年审判力量,少年审判法官积极考取心理咨询师证书,在执法办案中坚持“教育为主、惩戒为辅”原则,将庭前调查、庭审帮教、庭后回访贯穿少年审判工作始终,有的放矢地对涉案未成年人进行教育、感化和挽救。近三年,共审结涉未成年人强奸罪、故意伤害罪案件4件6人。对未成年被害人及其监护人,加强心理干预疏导,帮助其走出阴影,将犯罪导致的不良后果降到最低,对涉罪未成年人予以法律上的特别保护,对审判时不满十八周岁的一律不公开审理,落实犯罪记录封存制度,帮助少年犯能够阳光回归社会,无痕融入社会。妥善审理涉未成年人民事、行政案件,全方位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。近三年,共审结涉未成年人监护权纠纷、抚养纠纷、探望权纠纷案件54件,有效督促未成年人父母积极履行家庭教育和监护职责。
此外,建立少年审判陪审员名册,从已在册人民陪审员的专业特长、社会关系、知识背景筛选出人员专任少年审判陪审员,组成少年审判合议庭,并对陪审员进行法治培训和以案释法,不断挖掘“无袍少审法官”的资源潜能,以最佳审判效果护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。与检察院、公安局、司法局、妇联、团委等部门联动协作,3次深入学校、广场开展“切实推进民法典实施 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”等活动,从多角度提升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和法治教育的实效性,让未成年人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坚定自信。
芳香入韵沁心田
多元普法宣传指引未来
“法治讲座让我学到了很多的法律知识,深深了解到了法官的职责使命,长大后我也想成为一名真正的法官。”在问答互动环节,学生们积极踊跃发言,宣讲法官亲切的给学生们解答“支招”,引得笑声和掌声不断,现场气氛活跃热烈。
让法治宣传教育的芳香入于心、正于身、践于行。丰镇市法院注重将“请进来”与“走出去”有机结合,利用“开学第一课”和“六一”国际儿童节等时间节点,先后4次邀请丰镇市第一中学等学校300余名师生走进法院,“零距离”感受法院工作,“沉浸式”接受普法教育。多次深入中小学校开展“法治进校园”活动,特别是针对校园欺凌、电信网络诈骗等问题,开展“预防校园欺凌”“法治护苗”主题宣讲,寓教于乐,趣味互动,既激发了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,又提高了法治宣传教育效果,受到师生们的一致好评。近三年,共开展相关活动7场次,受众师生4000余人次;在法院“两微一端”发布未成年人保护经验做法、典型案例信息55条,浏览量和点赞数2万+。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司法关爱和帮助,开展“关爱留守儿童 用心呵护成长”志愿服务活动,帮助留守儿童完成学习“微心愿”,为他们购买书籍、书包、文具等学习用品,让“留守”化“相守”,用法治之光为他们照亮前行道路,陪伴他们走过风雨、迎接彩虹。